房產投資寶典

【新聞】房租連續115個月攀升 租金較上月小漲78元|AAM財富方舟資產管理

房租連續115個月不跌,成為租屋族沉重負擔,據內政部主計總處發布最新租金指數(消費者物價房租類指數),今年8月租金指數103.71,幾乎呈現月月創高態勢,近10年累計漲幅約7.5%,專家分析,後疫情時代房價走揚,租金也跟著往上,但民眾薪水跟不上租金漲幅,負擔日益擴大。 租金指數從2011年2月的96.21,持續向上,直到今年3、4月受疫情干擾,連2個月持平,隨後持續創高,今年8月達103.71,115個月來累計漲幅約7.5%,換算年漲幅約0.78%。...

【AAM觀點】自由工作者的你 對退休規劃有解了嗎?|AAM財富方舟

自由工作者在高收入光鮮亮麗的背後,卻隱藏著不少隱憂,首先上班族基礎的勞保及退休制度,自由工作者並沒有辦法享受到;二來接案人員通常生活花費較高,無論是交通、硬體設備、學習進修及業主交際等......,最最嚴重的,莫過於身體管理,在高壓力、晝夜不分以及三餐不定時的狀況下,在未來所延伸的保養、醫療費用更是可觀,上述這些都會影響到自由工作者的退休規劃,退休到底要花多少錢,你知道嗎?讓我們藉著「退休人生試算表」來說分明!...

《老張觀點》自由工作者的你 更應超前部署退休規劃|AAM財富方舟

你是Freelancer嗎? 擁有高於上班族收入及自由工作時間的接案工作者, 令人稱羨的背後,卻有著滿滿的潛在退休危機…… 有好好想過自己退休後一個月要花多少錢嗎? 你知道自己的「黃金接案期」是落在哪個時期嗎? 只靠勞務收入不投資怎夠退休? 你需要的是另闢一條收入來源! 如何開闢? 有什麼優勢? 種種問題解答盡在本期老張觀點!...

自由工作者看過來!沒有薪資證明如何提昇你的房貸條件呢?|AAM財富方舟資產管理

但自由工作者像是Soho族、創作家、網紅、Youtuber、無底薪業務等職業,即使收入可能比一般上班族高,但入帳時間跟金額不固定,不容易被銀行認證為有效收入,所以對銀行來說,比起借款給穩定領薪水的上班族,自由工作者相對風險比較高,因此可能審核困難、而且利率條件也不優惠。 沒有薪資證明的自由工作者,想申請貸款應該準備什麼資料呢? ...

一樣當包租公,為何你不當聰明的包租公?|AAM財富方舟資產管理

包租公律師蔡志雄曾經說過:「講師站著賺、顧問坐著賺、包租公才會躺著賺!」 在現今什麼都漲,只有薪水不漲的年代,很多人除了本身的勞務薪資收入外,都希望能夠建立其他的被動收入來源,而除了金融性投資商品外,「房產出租當包租公」也成了長期的投資選擇,除了收租繳房貸降低購屋成本外,還能同時讓自己名下多了資產累積。現在最常見三種的出租型態:套房出租、整層出租、新型態房產出租。雖然同樣是房產投資出租,不只在銀行眼中價值不同,之後要再轉增貸做現金運用,或是要轉手買賣的價格不同外;租金收益投資報酬率跟房東無形的管理成本,也都會不盡相同喔! ...

《老張觀點》你知道投資房地產一切都從個人資金規劃開始嗎?|AAM財富方舟資產管理

老張有在說,你有在聽嗎?
理財規劃獲利關鍵:
1.清楚自己手上的籌碼
2.設定明確目標
3.精算投報率 你到底是做好準備才去深水池,
還是蒙著眼睛不顧一切跳下去?
其實你可以直接搭老張的高鐵列車,
面對面讓老張幫你的資金規劃把把脈!...

《老張觀點》為什麼「新型態房產」,會是你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?(下)|AAM財富方舟

感謝各位觀眾對【老張觀點】的支持! 自「新型態家長投資術-上集」播出後, 我們收到不少家長熱烈的回饋! 就在今天! 眾人引頸期盼的下集上架拉! 接續上集的「10年養成計劃」, 下面的20年甚至30年, 還能有怎樣的方式運作? 為你不同時期的資金需求「超前部署」呢?...

《老張觀點》為什麼「新型態房產」,會是你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?(上)|AAM財富方舟

十年的時間可以讓你看著自己的孩子, 進幼兒園時不願離開你身邊的可愛眼神, 就讀國小開始分享同儕喜怒哀樂, 國中時期挑燈夜戰指考練習題組, 到高中時期難以言喻的叛逆期…… 但老張要告訴你, 好好運用這十年, 就可以打造一個專屬長久穩定的高獲益被動收入! 為孩子與自己的未來大大加分!...

養小孩也能同步規劃優質退休生活?讓這項「投資」帶你提早生活無憂無慮!|AAM財富方舟資產管理

光是一間「新型態房產」(含多個兩房一廳物件),經過十個年頭就能為你帶來約528萬的收益!除了足夠支付孩子到大學畢業的支出外,也為你的退休生活打好穩固的根基,名下還多了一間房產,投資效益更勝一般隔套房出租的投資!...

【老張專訪】房滾房 4年買4屋 張凱專挑中古公寓 租金月收10萬|AAM財富方舟資產管理

老張上新聞囉!早在「老張見面會」時期,不少粉絲都對老張為什麼會投入房產投資界?這個問題就讓本期「蘋果日報」來揭曉吧!...

AAM 房產投資觀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