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震後房東及租屋族必知住屋檢查重點、居家安全防災關鍵及補助申請

2024年4月3日上午台灣發生規模7.2的大地震,花蓮首當其衝災情慘重。國土管理署表示至4月7日晚上9點為止,花蓮縣、臺北市、桃園市、新北市及基隆市五地電洽請求勘災總數已達848件,專業人員持續安排現地勘查受損情形。而本次位於花蓮軒轅路的「天王星大樓」在地震中嚴重傾倒只能拆除,該大樓有不少租屋族,關於臨時居所、後續住處及災損部分仍須房東與房客持續協調,究竟該檢查哪些項目?如果有損害房東、房客該如何申請補助?平日又應該如何做好防災準備呢?

地震後該檢查哪些重點項目?建議參考震後自主安全檢視清單

403花蓮大地震是台灣近25年來最大的震度,近日仍有頻繁的餘震發生。地震對建築結構的影響可大可小,房東及租屋族首要需仔細檢視居住房屋震後的現況,但該怎麼檢查牆面、樑、柱等結構,確保自己的居住環境仍然是安全的?

一、觀察建築物周圍環境及結構的受損情況

建議可先至建築物地下樓層、1樓、2樓及室外周邊環境的檢測,觀察居住建物及左鄰右舍外觀是否有樑柱或牆面損害,包含是否有異常傾斜、沉陷等現象;結構細節則包括門窗是否被擠壓變形、牆壁樓版有無龜裂、樑柱有無裂損,確認建物是否有安全疑慮,包含:

  • 柱:接合處、混凝土是否有裂縫或錯位?
    是否有鋼筋外露的情況?
    是否有出現連續的45度X形交叉裂縫、V型、倒V型、斜巷或垂直。
  • 樑:樑端是否有交叉裂縫長樑、中央是否有垂直裂紋
  • 牆:承重牆、隔間牆是否有整片倒塌、傾斜或大面積掉落狀況?
    是否有擠壓變形、上下錯位?
  • 樓梯:沿踏步處是否有水平斷裂?
  • 樓板:地面是否有裂開、管線破裂的狀況?

地震後建築物結構及牆面檢測示意圖(圖/取自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

 

台北市土木技工公會表示,若牆面裂痕僅出現在粉刷層,可以請施工團隊沿著裂縫處將表面粉刷層敲除,重新粉刷即可;但若裂縫深入磚牆或鋼筋混凝土牆,則須灌入環氧樹脂至牆面,才能有效修復;要是牆體裂損嚴重,甚至出現上下錯位變形、局部坍塌,則應立即拆除重砌。

 

二、檢查電氣系統、燃氣管線及家電用品開關狀況

為了預防地震延伸造成其他災害,應請房客在震後應檢查住家的瓦斯、水、電等管線是否有破損、斷裂,家電用品插頭及開關是否正常運作,以防瓦斯外漏、電線走火等造成的二次災害。

 

三、檢查家具櫃體是否移位、歪斜損壞

地震晃動可能造成不少屋內大型傢俱例如:電視櫃、書櫃、沙發等位移甚至傾倒,提醒在檢查時須穿戴厚長衣褲及手套,避免清理打掃過程中,被玻璃碎片或尖銳物品刺傷、感染。

 

地震後不確定房屋是否安全?房東可申請專人建物勘查

截至4/7晚間統計,建物勘查後確認為紅單42件、黃單70件,其他建物仍持續勘查中。國土管理署指出紅單、黃單是災後立即建築物受災程度的判定結果,紅單主要為主結構受損有結構安全顧慮或地基不穩者;黃單則是是受損情形無結構安全顧慮,但內部非屬主結構的物件有掉落傾倒傷人顧慮,或鄰近環境有建築物傾倒疑慮可能受波及等情況。

地震後許多房東與房客都擔心住處安全是否有受到影響,建議初步檢查確定房屋是否有立即的危險,確保居住安全及房屋財產。若樑、柱、承重牆、樓板有明顯裂縫或混凝土壓碎剝落、鋼筋外露等,應請房東盡快通報當地主管建築機關,由專業土木結構技師或建築師協助進行現場勘查及評估。

國土管理署為協助民眾辦理建築物耐震補強,改善房屋弱層(俗稱軟腳蝦)問題,已推動補助私有建築物弱層補強,每件最高補助450萬元,並委託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專案辦公室,若屋主對自有建築物結構有疑慮,可上網「私有建築物弱層補強專案辦公室」諮詢,將有專人免費至社區說明。另外針對房屋結構安全性能評估檢查也有補助,初評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3,000m2以下補助1萬2,000元,超過3,000 m2補助1萬5,000元,詳評則最高補助40萬或30%。

 

地震災損怎麼辦?房東、房客如何申請災後補助?

不少房東及租屋族開始擔心五月所得稅、房屋稅開徵將至,財政部表示403強震受災戶可於災害發生後30日內,持損失證明文件如:照片、警察機關或村、里長證明(擇一提供即可)及受損財產之取得憑證等,向戶籍地或財產所在地之稽徵機關辦理所得稅、營業稅、貨物稅、菸酒稅等稅金減免。

可參考以下所得稅災害損失列舉申報流程:

  • 災害現場及毀棄之照片(須加註日期)
  • 國稅局確認是否需現場戡驗
  • 若無需勘驗,提交照片、證明文件及保險單至國稅局
  • 妥善保存建物修繕之相關收據發票
  • 隔年報稅時可列舉為災害損失

相關地震災害損失減免補助,屋主可至財政部國稅局「災害損失減免專區」查詢辦理。

此外,本次地震倒塌房屋中有未設立戶籍的租屋族,擔心後續無法申請補助的問題,國土管理署表示,現正受理中之「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」並無設籍限制,受災房客可至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網站線上辦理申請。

 

預防勝於補救|防震日常維護和防災規劃

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,地震發生次數頻繁,雖無法預知地震何時到來,但日常防災維護及預先準備更為重要!包括房屋定期檢查建築結構、家具家電抗震加固、準備避難防災包及防災地圖等,只要平時做好各項防備,就能在遇到突發地震時臨危不亂。

一、事前防災固定家具很重要

隨著地震的造成的晃動,若大型櫥櫃、家具及家電產品沒有固定好,很容易傾倒損壞,為了防止翻倒、掉落或移動造成危險,建議房東出租前購置大型櫃體時應預先請施工人員固定完善,租屋族平常也應使用家具固定器具加固移動式家具及小家電:

  • L型金屬固定架
    運用L型金屬片及螺絲等零件,將家具和牆、柱子或地板固定在一起。
  • 二段式家具連結
    運用I型金屬片及螺絲等零件,將上下疊放的櫃體或家具固定在一起。
  • 支柱式固定(伸縮防傾倒桿)
    使用支柱式零件固定傢俱,透過支柱支撐的方式,設置在家具和天花板的空間。
  • 裝卸式移動防止帶
    使用裝卸式移動防止帶,連接牆壁和帶腳輪的家具,防止家具移動。
  • 固定墊片
    在家具前下部與地面間的細縫塞入固定墊片,使家具向牆壁方向傾斜。
  • 鏈條
    用鏈條和鋼鏈等連接吊掛式照明器具,防止照明燈具掉落。
  • 電視使用壁掛式或固定架
    確認電視機型,使用壁掛方式安裝於牆上,或透過支架固定於櫃子。
  • 書架橫桿
    可用伸縮桿、橫桿固定於書架,防止書架上的書掉落。
  • 櫥櫃門防止開啟器具
    防止櫥櫃內物品掉落,開啟門用金屬器具固定,以防櫥櫃門打開。
  • 玻璃可加裝防爆膜
    避免玻璃碎裂飛濺造成危險。

日常防震家具固定重點示意圖。(圖/取自內政部消防署居家安全環境檢查)

 

二、提醒租屋族準備緊急防災包、查詢周圍避難場所

建議租屋族平常就應準備好「緊急防災包」,若災害不幸發生時可立即取得逃生所需要的物品,迅速逃離避難。

台北市消防局建議緊急防災包中至少應該有以下物品:

礦泉水、3天份糧食、小毛毯、急救藥品、粗棉手套、手電筒、哨子、電池、收音機、禦寒衣物、證件影本、輕便雨衣、暖暖包、面紙、毛巾、口罩、文具用品、備份鑰匙、瑞士刀、現金等。若家中有特殊需求,如:年長者、孩童等建議可另行準備尿布、奶粉、奶瓶等。

平日應隨時準備及更換緊急避難包建議物品清單。(圖/取自台北市政府消防局

 

防災包以輕便為主,並應該放置於「隨手可得之處」,便於危險發生時第一時間可取得,同時建議至少每半年要定期檢查物品是否過期、更換。

平時也應留意住家附近相關「防災避難處所」,建議可列印紙本地圖放置防災包中,才能於各種災害發生時,迅速找到可供避難的地點、獲得各項協助資源。全台各地「防災疏散避難地圖」可至內政部消防署查詢。

 

三、投保住宅地震保險降低災後損失風險

921大地震後,行政院開始推動「住宅地震保險制度」,並於2002年成立「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」,要求產險公司凡承保住宅火險需同時承保地震基本保險,若災害損失賠償的總金額超過保險公司承擔額度時,即由地震保險基金承擔。但根據住宅地震保險基金統計截至2024年3月底,全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投保率僅38.01%,仍有超過6成未投保,顯示民眾對於地震險的投保意識並不高。

住宅地震基本保險為1年期保單,全台不分地區均採單一費率新台幣1350元,針對建築物本體全倒或半倒時,產險公司將理賠建物重建費用上限新台幣150萬元及臨時住宿費用20萬元。須注意的是,保障標的為住宅建築物本身,不含動產及裝潢。若需要擴大地震損害賠償的範圍,可額外選擇「擴大地震險」或「輕損地震險」,兩者除了建物本身之外,還包含了裝潢、動產無論全損或輕度損害都有理賠,但是保費也相對地震基本保險高。

由於住宅火險及地震基本險,通常是銀行保險通路結合房貸專案一起提供給屋主,因此許多房東不確定自己的房產是否有投保地震險,或是不清楚投保的產險公司是哪一家,建議可至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的「住宅地震保險震後民眾查詢服務平台」,輸入個人基本資料即可查詢相關保單內容。

欲知自己的房產是否有投保地震險,可至住宅地震保險查詢服務平台。
(圖/取自住宅地震保險基金

 

天災無法預測亦無法避免,但不論租屋族還是包租公透過平日各項居家防災預防措施, 讓災害不幸發生時,能讓人員傷亡及財物損失減到最少,不僅能確保房客的安全,房東也能保護自己的資產價值。

 

覺得出租管理很麻煩嗎? 預約AAM專業團隊諮詢「包租服務」,每月輕鬆收租不煩惱!

 

 

延伸文章

內政部「虛坪改革」預估公設比降至25%~30%,對房價有何影響?
囤房稅2.0新舊制差多少?AAM試算:新北市擁4戶房屋者 稅率差額恐多達2.4倍
投資房產出租怎麼選?四大重點讓你穩定收租賺加薪ㄚ
退休規劃只靠現金存款?小心通膨把你的退休金吃光!
【AAM觀點】自由工作者的你 對退休規劃有解了嗎?

一樣當包租公,為何你不當聰明的包租公?
投資房產出租怎麼選?四大重點讓你穩定收租賺加薪
雙北地區捷運沿線房價及收入中位數關聯深度解析
央行宣布利率不變!連續2季凍漲關鍵經濟數據一次看
囤房稅2.0方案是什麼? 5大關鍵問答一次

 

關於AAM

更多房產新知請務必記得按讚、訂閱、追蹤 「FB官方粉絲團

想與AAM交流,歡迎:
來信:aam@aam.one
致電:02-7717-9200

 

AAM 房產投資觀點